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14年第8期 > 正文
编号:12709793
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疗效观察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3月15日 刘升能 李夏荼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2. 2 两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肝功改善效果较好。治疗后观察组的ALT为(352.35±10.45)U/L, 而对照组则是(249.57±10.47)U/L, P<0.01,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BIL (t=46.986, P<0.01)以及Aib (t=29.107, P<0.01)均存在较大的差异, P<0.01,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过度生长的现象, 并且由于其较高的门脉压, 更多的细菌可以通过肠道表面的黏膜进到血液。入血细菌不能被肝脏有效的清除而进入患者的体内。在带菌血液流至腹腔血管后, 致使其内的补体以及球蛋白等的抵抗作用下降, 从而产生了腹腔部位的感染。SBP重要的原因是发生于肠道的菌群异常生长, 肠道较高的通透性等。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同样是SBP的重要原因。

    肝硬化患者发生SBP的时间一般是在失代偿期, 临床的治疗机制是抑制细菌的生长等。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, 该药属于喹诺酮类药物, 主要的作用原理是对菌体DNA抑制作用。可以消灭耐药菌株, 降低细菌对药物的耐受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